這幾天我們家開始在新家附近認識環境
上週六就去附近的春水堂吃早餐
講起來我們家跟春水堂很有緣
首先是我和女王當初戀愛的時候就經常約會在古典玫瑰園、春水堂、無為草堂和柏拉圖這四家茶店
其中的春水堂,我們最常去的,就是今天這家分店以及精明一街的分店
後來我和女王結婚了,懷孕了,到台中租房子的時候,附近居然新開了一家春水堂的旗艦店
因為我和女王都很喜歡喝茶,當時也沒有五十嵐和85度C等流行外帶茶店,所以春水堂一直成為我們心目中的茶品代表
如我前文講的,雖然飲品和蘿蔔糕很好吃,可是我卻不是很喜歡吃他們家正式的簡餐或套餐
後來就轉向了風尚和異人館
其實這幾年台中創造了很多有中央廚房的餐飲品牌
像是我之前去吃過的歐圖早午餐,也是有中央廚房
感覺上,中南部對創立餐飲品牌的活力真的是很充沛、也很勇於嘗試
加上裝潢與停車場,這些都是我以前住在台北、市區的店家真的比較難做到的部分
如果講到簡便式的規格化早餐,這一直是都市化地區的基本需求
以前我住台北的時候,就喜歡去咖啡館吃這種大約四五十塊錢到一百塊錢左右的早餐
當時我幾乎都去客喜康的新店分店,因為地下一樓就是金石堂書店和一家超級市場
對我來講,不用上班的時候,去客喜康吃個早餐、上個無線寬頻網路,就是輕鬆的生活
十幾年前,去咖啡店上無線網路,還要按時間收費、買卡上網得先開通帳號來計時呢
才寫篇早餐記,我的話真的是很多
只能說心中有很多感慨吧
環境在變化是很快的
十年就是一個大波段
想當初十年前的我多麼地排斥開車
想當初我只能一直租房子、租了好幾年
想當初我也是捷運大軍、螞蟻雄兵的一員
生活方式跟現在真的是大不同了
所以現在的我都要先預想未來十年的計畫
因為有太多變數是三年一變、五年一變了
誰知道下一刻我會不會被裁員?
當一個事件發生的時候,是福、是禍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