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實講這部日劇重新燃起了我對日劇久違的興趣與信心
”我的野蠻媽咪”提供了很多現實面值得媽媽們和幼稚園家長去思考
當然除了親子、學校與家長、學校與孩子之外
這齣戲劇還有愛情、友情和幼兒個性發展等精彩的劇情
所以我建議要準媽媽和幼稚園家長一定要看這齣日劇
才剛看完第一遍(今天剛重播完結篇),我又想看第二遍了
我來講講我個人的感想吧~
首先來講女主角小步
小步是一個年輕女孩,因緣際會遇到了城市理髮師、大她十二歲的阿哲
就傻呼呼、一股腦兒、充滿對婚姻幻想地,嫁給了阿哲
嫁給了阿哲之後,才發現阿哲有很多事情都瞞著她
不但跟前妻有了孩子,而且還欠前妻三百萬元的債務
以阿哲在婚姻市場上的現實條件
就很類似台灣這幾年流行的中年男人娶年輕的外籍新娘
所以來自鄉下漁村的小步等於是受騙上當地嫁給了中年的阿哲
在第一集裡,隨著佑樹的出線,小步就發現自己被阿哲給騙了
但是小步因為自己也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,所以用同理心去接受佑樹
這一點其實相當不容易,因為單親家庭長大的人應該會很憧憬美滿的家庭
一旦她接受了佑樹,就等於從一新婚就是三個人的家庭
而且佑樹一開始對小步並不接受、也不友善,不肯講話,也不太配合
因此小步吃了很多苦頭、花了很多心思、跟阿哲吵了好幾次
終於在經歷幼稚園的風風雨雨之後,得到了佑樹的信任
以女性的觀點來看,小步必須在現實的壓力下,趕緊把自己的腳步跟上其他的園媽媽
(幼稚園的媽媽們,簡稱為園媽媽,其實這是很符合社會與教育現實的講法
在台灣,每一所幼稚園,確實都有這樣社群特性的團體會無形中成立
通常園媽媽都很關心自己的孩子,也會互相聯絡,經常會與學校溝通或一起合作活動)
當然,小步是非常辛苦的,況且小步還沒有懷孕過,不是歷經懷孕、生產與哺育的媽媽
所以,我們可以說小步經過佑樹來家裡的這段時間之後,小步成長了
也在佑樹離開之後,終於跟阿哲有了自己的孩子、也就是小光
一開始小步是被園媽媽們欺負的,由這裡我們就可以去探討園媽媽的文化
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好的教育,進入好的學校,這其實是天性、無關於升學主義的
園媽媽們為了要讓自己的孩子進入好的私立小學,於是讓孩子們在幼稚園下課後
還必須去補習、上才藝課,甚至在念大班的時候,還要參加特別的補習班和模擬考
而園媽媽們的領導者,也就是家長會會長,更是以上流社會的規矩來要求園媽媽們
再擴充到:為了幼稚園的聲譽(會影響孩子們去考私立小學面談會的印象),
於是很努力並一致地干涉園方,甚至一開始還發手機簡訊以排擠小步
這一點在台灣是很容易感受得到的,而且不光是園媽媽文化
只要站在知名私立幼稚園或私立學校的門口,就能輕易從家長接送的車子做出區分
在台灣,這些學校的家長幾乎都是開高級進口車來接送的,這變成是一種身份辨識
在這齣戲劇裡面,園媽媽們坐的不是賓士車、就是其他廠牌的跑車等
事實上,在這種高學費、園方又重視升學率的私立幼稚園,園媽媽們約在三十歲左右或以上
而園爸爸們都是三十幾歲到四十幾歲的中年男人,已經有事業、屬於社會中堅階層
這個情況跟台灣其實也十分的相像,也只有這樣的年齡層,剛好才正是經濟實力比較好的時候吧
因此,相對於園媽媽們,還不到二十五歲的小步就顯得不只是年輕了,何況她還騎單車接送
這齣戲劇可以看出一些不平等的安排
例如年輕的小步VS上流社會的園媽媽們、新婚的小步VS必須立刻帶幼稚園孩子的小步媽媽
最無用的,居然是只能忙於開店、只能求北条幫忙、只能道歉和協調的阿哲
阿哲對小步來講,唯一的作用恐怕就是:當前妻景子回來要佑樹、並暗示期待與阿哲復合的時候
阿哲仍然堅持要繼續和小步在一起
以小步的年輕,能展現不服輸的個性以及能夠接受妥協的彈性,算是很不容易
比較常見的現實情況,應該是新婚男女彼此都不適應婚後生活,而變得經常吵架,這才是正常現象
當然小步以自己的生長經歷來發憤圖強,雖然值得喝采
然而佑樹卻顯得相對地更為老熟歷練,有時候讓人覺得城府太深、思慮超過幼齡孩子的層次
在這裡,佑樹是一位五歲的孩子,在這齣戲劇裡,對人的依賴與信任因為父母離異而顯得十分脆弱
所以一開始佑樹進入阿哲與小步的新家庭,並不是採取配合與開放的態度
他顯得小心翼翼,在幼稚園的白雪公主公演這件事情上,卻又有合理的”五歲孩子有時候想法會卡住”問題
這一點在幼兒的個性發展上,是十分常見而且是每一位孩子都會遇到的
此外,在這齣戲劇裡,還提及了關於幼兒教育與養成的一些觀念,像是好看又好吃的便當、父母是獨特的..等等
真的是準媽媽們和幼稚園家長們應該去學習的
而最後家長會會長歷經了孩子沒有考上綠山學校的挫折,以及她的先生跟阿哲之間關於友情的吵架事件
終於打開了園媽媽們只在乎升學與比較名牌的心結,明白了小學面試不等於人生勝負的道理
而且,更重要的是,孩子們在幼稚園到底該學什麼、改變了什麼,像是個性、有沒有被定型?
這些在這齣戲劇裡面都被很正式地討論到!
這齣戲劇還有好看的地方
像是猶豫不決、想先顧好開店生意的阿哲
一開始他夾在佑樹與小步之間難做人
等到佑樹上了幼稚園之後,阿哲卻缺少男人氣魄與解決問題的果斷,這些都靠小步自己去解決
即便是後來前妻出現,他的處理方式只有一個,就是阻止前妻來找佑樹
以阿哲的想法,第一個理由是他以為一開始就是前妻不要佑樹的,所以他認為前妻沒有理由來要回佑樹
第二個理由就是好不容易佑樹終於跟阿哲與小步相處得很好了,可是前妻卻一直找佑樹,等於搞破壞
第三個理由就是他認為佑樹跟著他和小步,會比佑樹跟著前妻一個人來得好(最後阿哲發現了前妻單身的事實)
然後這些都在:前妻說當初其實是佑樹要去找爸爸、以及,小步發現佑樹維護親生媽媽之後,而願意放棄佑樹
於是身為男人的阿哲只能被動地接受佑樹的離開
我認為這也顯示了男人(爸爸)在處理親子關係的時候,比女人(媽媽)弱勢得多的地方
因為媽媽和孩子,這是天性,”孩子是媽媽身上的一塊肉”,這是多麼讓男人難以辯解的一句話阿!
接著來講阿哲的前妻,她是在這齣戲劇接近結尾的時候才出現
她的出現代表了她想要帶回佑樹的心
而她最後讓佑樹決定要跟她走的理由,靠的也是她因為飛機出事而住院,這讓佑樹心軟而且心急
甚至佑樹再因為小步與她的爭吵,而確定要出手保護親生媽媽
在那一刻,小步之前的辛苦都枉然了,因為親生媽媽贏了,小步輸了,而做出判決的正是佑樹
我們不能說佑樹是對還是錯,因為他是一個孩子,他有他的思考與經歷,他做出來的決定也有點直覺
但比較可以討論的,或許是阿哲的前妻,這麼積極地爭取佑樹,甚至放棄了杜拜的丈夫與事業
到底是為了她自己好?還是為了佑樹好?還是畢竟是母性使然?還是人生少了佑樹就沒有意義?
多數的媽媽會這麼做嗎?還是會為了考慮孩子的幸福,而吞忍著淚水讓孩子去更好的家庭?
經歷過差點死亡的前妻,她說出她的理由是她發覺她只想到佑樹
那麼,她的意思是,只要她和佑樹能在一起,再苦都值得了?都沒關係了?都可以?
上流社會的園媽媽,還有幼稚園文化,我想這齣戲劇也描寫得相當符合現實
有錢、個性好又有禮貌的超好人模範先生、仗勢欺人又好面子的家長會會長、
依附在最有利於自己與孩子的牆頭草家長、外表追求時尚但實質婚姻不美滿的人妻、
必須多方考量但講得頭頭是道的園長、經常左右為難又得應付強勢園媽媽們的幼稚園年輕老師..
我想大家遲早都會遇到的,也許不是全部,但是總會有幾分相像之處
畢竟這是現實社會,幼稚園也可以看到小社會的
其實還有蠻多可以探討的東西,但是我想這齣戲劇很適合準媽媽們和幼稚園家長來看的
真的很好玩又很好笑,但到最後也很感人
如果自己有個念幼稚園的孩子,更能體會個性發展遠比其他定型的填鴨式學習來得重要
幼兒階段最重要的是什麼?這是一個很好的題目,請大家自己想一想吧~